第二百五十八章秦王令:皇子守国门,王爷死社稷!!(1更求订阅!求自订月票
大唐,长安。
此时距离吐谷浑使臣裕枷锁所给的十日期限,今日就是最后一天了,按照裕枷锁的要求,今日大唐就必须要给最终结果了。
到底是答应吐谷浑的要求,割出剑南道
还是吐谷浑和洮州羌在陇右道内为非作歹,让大唐的边境崩盘动摇大唐的根基
这两个结果,都不是大唐所想要的,可是大唐却也没有其他的选择。
十天来,朝廷每天都在商议此事,可十天下来,却仍是没有一个最终的结果。
毕竟,无论哪个,对大唐来说,都是不能接受的痛苦啊!此时,皇宫。早朝还在继续。
大臣们也都仍旧在各抒己见,发表着自己的看法。“陛下
程咬金说道:“俺不知道什么大是大非,俺只知道剑南道是无数大唐儿郎用鲜血打下来的,现在有无数大唐百姓在那里安居乐业,若是真的割地给了吐谷浑,那要置那些战死沙场的将士们于何地,置百姓们于何地啊!他们是要远走他乡,还是从此以后就不再是我大唐的百姓了呢?这些都让俺老程无法接受
“所以俺绝对不同意割地之事!”
程咬金态度从始至终都很坚决,他只认一点,若是吐谷浑用大军从大唐手中打下了剑南道这块地方,那他无话可说。
毕竟是技不如人
但要是大唐因为吐谷浑的一-句威胁,就主动交出剑南道,他003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他有着自己的智慧,也有着自己的聪明,直到现在,他还记得秦王殿下曾经的那句话旦弯腰,大唐的脊梁便就再也直不起来了
而他,不想让这个浸染了无数大唐儿郎鲜血的大唐,弯下腰啊!可他刚刚说完,就有人站了出来。“陛下!”
礼部尚书陶明杰说道:臣与程将军的想法相反。
程将军固然说的有理,但现在,留给我们的路只有两条了,一条是割地剑南道,给大唐恢复实力的时间!一条就是陇右道发生混乱,边境遭遇重创,整个大唐根基受损!”
“所以,臣认为我们应该留有理智,应该舍小留大,剑南道一地和整个大唐相比,孰轻孰重相信大家都能分的清楚,所以臣认为我们应该答应吐谷浑的要求,至少给大唐留下休养生息的机会
“少和我们说那些话,我们不是不懂,但我们就不同意割地!”大老黑尉迟恭直接就站了出来,他怒声道:“反正我们不同意我们宁可与吐谷浑玉石俱焚,也绝对不会割地的!”
尉迟将军!”
这时,太子李承干的声音忽然响起,只见他直接说道:“尉迟将军,本宫知道你们不愿看到自己亲手打下来的剑南道被割出去,可现在,根本就不是你们该任性的时候啊!”
李承干一脸痛心疾首的说道:“现在大唐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关头了,巴州之灾刚刚过去没多久,百姓们已经苦不堪言了,难道你非要眼睁睁的看着陇右道出现危机,百姓们再次经历战火的袭扰吗?难道你们就这么希望战争的来临吗?”
尉迟恭闻言,脸直接就黑了:“我们才没这个想法,我们也希望大唐和平!”
“但你刚刚所言,就是要让大唐迎来无比危险的战争啊,就是要让百姓们再陷入战火之中啊!”
李承干眉毛挑动,说道:“不割地剑南道,不就是意味着吐谷浑和洮州羌叛军要在陇右道为非作歹吗?而这三十万大军的能力,相信大军都心知肚明!”
“他们一旦真的为非作歹,边境必受重创,这时万一突厥等国也伺机而动,那大岂不就是要陷入混乱之中了?大唐的根基,岂不就是要动摇了,百姓岂不就是要陷入战火中了?”
“所以,任何拒绝此事者,都是要置大唐于不义啊!”
李承干目光扫过兵部众人,心中直接冷笑了一声,好不容易才能打击李恪,让李恪之前所做的一切都付之一炬。
怎么能让你们给破坏啊
这一次,无论如何,剑南道必须割出去!为了自己的皇位,李承干什么都豁出去了
而他的言论,虽然有些取巧了,但这一席话,却也着实让兵部众人脸色微变,都难以再开口了。
毕竟,李承干都说的这么严重了啊!凡是拒绝割地者,都是大唐的罪臣啊
李承干眼中精光闪烁,他向李世民一拜,直接说道:“父皇,儿臣求父皇为了百姓的安稳,为了大唐的未来,割地吧!”
陶明杰也拜道:“臣附议,求陛下为了大唐的未来着想啊!”
“臣附议!”臣附议!”
一个个大臣都站了出来。
对于割地之事,似乎已经没有任何悬念了。
李世民面沉如水,看到这一幕,牙齿都要咬碎了,双手也是紧紧地握了起来,手臂上的青筋根根显露。
他只觉得心里已经压抑的气都吐不出来了,这又能怎么办呢
正如李承干所说,留给大唐只有两条路啊
而身为帝王,纵使他再不想接受那般耻辱的条件,可为了大唐的深远考虑,帝也必须要做出妥协啊
“难道朕当真要再经历渭水之盟的耻辱吗
李世民咬着牙,他深吸了一口气,压下了心头的复杂,看向房玄龄,说道:“玄龄,你怎么看?”
房玄龄闻言,只是摇着头,叹息着。
他怎么看,凡是有理智的人,都知道要怎么做了。李世民见状,脸色不由得露出了一丝悲哀之色。
“难道我泱泱大唐,竟是真的被一个撮尔小国逼到这般境地吗?耻辱,这是天大的耻辱啊!”
李世民拍着桌子低声吼道。陛下!”
而就在这时,只见李恪的高徒骆鹏城忽然站了出来。
他迎着李世民的双眼,忽然大声说道:“敢问陛下,大唐之骨气何在
“什么
李世民一怔,百官们也是一愣。
李承乾心中一惊,连忙大声呵斥道:“骆鹏城,谁允许你如此对父皇无礼的,快退下,这里没你说话的资格!”
面对李承干的呵斥,骆鹏城根本不加理睬,他只是目光直视着李世民,说道:“恩师曾在无意间,与学生说过这样一句话
“他说,一国之强盛,不再疆土是否广阔,不再百姓是否众多而再骨气二字!”
“何为骨气?面对外敌入侵,面对外敌要伤我大唐子.民纵使明知前路绝望,亦要浴血奋战,不和亲,不割地,不赔款此
即为骨气
骆鹏城的声音,十分突兀的在大殿内响起。
原本还有些人想要呵斥他,可在听到他的这些话后,却都愣住了。
只听骆鹏城继续说道:“苍茫我大唐之地,巍峨我大唐身躯纵使沙场战死,但倒地之处,风吹草动,风云飞扬,国破山河在,身死傲骨存,外敌再强,却只能把我打到,但无法把我毁灭,大唐之骨犹在,大唐之魂犹在,此即为骨气
他目光环视众大臣,面对李承干的怒视无所畏惧。
“几十年后,当你们即将死去时,我不知道你们是会因为今日
之骨气尽失而感到羞愧,还是会因为今日你们站得直,脊柱不弯而感到自豪
“但我却知道,若是恩师的话,他一定会站的笔直,他一定会为此而感到自豪
“因为,他曾亲口告诫我等,他为皇子,便皇子守国门,他为王爷,便王爷死社稷!他也告诫学生,若真有那一日到来,学生当持三尺剑,死于百姓之前
西门雪这时站了出来:愿持三尺剑,死于百姓前!”“愿持三尺剑,死于百姓前!”
李恪的一个个徒子徒孙都站了出来,他们目光坚毅,脸上没有——丝迟疑。
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决绝之色。
而他们的话,便这样响彻在整个朝堂.上,有如余音绕梁,久久不散
百官,默然了。
李世民,震动如天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