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冲喜?

作者:米饭家族      更新:2024-11-15 15:03      字数:5179
  

    那个出生乡野压在所有贵女头上宠冠后宫三十年的皇贵妃死了!

    “什么!爹, 你怎么想到分家了?”最先反应过来的是老大。

    口拙的老二老三也赶忙附和:“就是啊。爹, 家怎么能随便分呢?”

    “你们都成家立业,我也对得起老婆子,可以分了。 ”李老汉完全不顾儿子们的激动。

    一提起过世的娘, 李家三兄弟激动地情绪就冷却了下来, 此时他们已经想起了李老头儿是个什么秉性。李老头完全是个自私自利,家里万事不管的人。李家三兄弟想起以往李老头的做事风格, 就知道他们的爹提出分家定然是有目的。

    “爹,家里的事儿还要你多做主,怎么能够在这个时候分家呢?”李家老大站出来试探道。

    “我年纪也不小了, 我要是哪天死了, 你们迟早也是要分家的。与其让你们以后闹得不愉快, 不如趁我现在还在,把家分了。况且,家里人口越来越多了,挤在一起也不是个事儿。”李老头表现的有些悲伤,完全像是为儿子打算。

    李家三个儿子觉得李老头有句话说得对, 那就是迟早要分家,不能住在一起,房子可以先修起了。但对于李老头的悲情攻势,三个儿子都不感冒,实在是他们太了解李老头的性子了。

    李老头从来就崇尚养身, 太重太累的活儿从来不会干, 自从三个儿子长大成人, 就再也没有下过地。他现在身体好的很 ,走过几十里路都不会累,再活个二三十年都不成问题。

    李家三兄弟用眼神交流了一阵,都觉的应该阻止李老头,又是一阵劝阻。三个儿媳不管心里是怎么想的,此时也跟紧丈夫的的脚步劝着公公不要分家。奈何李老头态度坚决,无论儿子儿媳怎么劝,都要分。

    “我是决定要分了的,今天先拿出个章程来,这两天把东西土地分好,再去请五叔来做个见证。”李老头儿定下基调。

    “该怎么分就怎么分,一切都听爹的。”李家老大见自己老爹确实下定主意了,也只有同意。大哥都同意了,做弟弟的就更没有话说了。

    站在门边的李玉儿自然也听到了里面的对话,在这家里生活了两年多,对家里的情况自然了解的很清楚:缺衣短食,负债累累。

    李家的众人因为惯性思维没有想到李老头为什么分家,李玉儿却想到了,李老头儿这是想甩锅,然而她还是一个没有影响力的小孩子,知道了也不能说出来。

    李家三兄弟的感情不算差,但真到了要分家时都要考虑各自的小家 ,倒是没有占兄弟便宜的心思,但难免收各自的媳妇儿的影响,怕吃亏。

    晚上,躺在小床上的李玉儿就听到她娘在给她爹细细掰扯分家的学问。

    “这有什么好说的,一切听爹和大哥的就是了。”李老二满不在乎的说道。

    “你是没看到过分家,里面的弯弯道道可多了。不提前打算好,到时候吃亏了怎么办?”张氏还是耐心的劝说。

    以前二房这个小家里面的事儿都是张氏做主,但自从出了张氏摔孩子的事儿后 ,凡事都是李老二自己做主了。但张氏把性子放软,身段放低,并且向李老二认错后,在家里也说的上话了。

    “放心,我爹和大哥不会让我们吃亏的。”李老二十分信任他大哥。

    “即使这样,心里也要有个谱才好。”张氏委婉的提醒。前段时间,她男人因为那个赔钱货对她发火后,她说话就不像以前有底气了。这时她也不敢说公公和大哥的坏话,怕死脑筋的丈夫认为她是在挑拨关系。

    李玉儿见父母都没有抓住要点,在旁边听得很焦急。但她也不能直接说:爷爷的目的不是分家是分债。那样就表现的太妖孽了,况且说出来她父母也想不出解决方法。这个时代就像国古代一样,孝大于天。

    这次李老头是雷厉风行,第二天就开始分家,先是房屋田地,再是耕作用具,最后是被褥衣服家具以及锅碗瓢盆。

    以前一大家子住习惯了,九间屋子也够用了,现在要分家才发现房屋太少了。李老头还在,堂屋、灶屋和李老头睡觉的屋是不能分的。剩下的六间房,一家两间。

    关于六间房的分配,三个妯娌起了冲突。她们在意的不是房间的大小,也不是房间的位置,而是房顶上的瓦片。毕竟她们想要盖新房子是缺不了瓦片的,一间屋子的瓦片绝不便宜。

    六间屋子大小不一,上面盖的瓦片数量自然也不一样,总不可能把瓦片拆下来分吧。

    其它东西也分配的很艰难,田地也不能光看着数量分,还要考虑:土地是否肥沃,取水是否方便,离家的远近以及是否向阳。

    耕作用具也不好分,犁头毕竟比锄头和镰刀值钱些,而且只有一个,不能一家有两家没的。

    家具也难分,不是每样都有三份,不可能劈了一人拿一块 。

    在分的过程中都要考虑自己的小家,开始气氛还不错。但看着东西越来越少,自己家什么都缺,分配过程中就渐渐有了分歧,先是老三媳妇儿直言直语,再是老二媳妇口出恶言,大嫂本来是想要调解,结果也被拖下了水,三兄弟间的气氛也越来越僵硬了。

    分家分了半天,还没分出个所以然来。李老头看着不对,直接说:“这些东西先不分了,还是一起用 。地也一起种,收了的粮食平分。以后各房的嚼用各房自己出 ,邻里喜丧婚嫁要走礼也是你们各房自己出,我每年的嚼用你们每房都各出一份。现在先分家里的银钱和粮食吧。”

    李老头没等三个儿子品出味来,就拿出了几钱银子和一把铜板道:“家里还剩些银钱,银子就留着我养老,铜板你们分了把。”

    几个儿子媳妇儿面面相觑,还是素来直肠子的老三媳妇问了出来:“前一段时间,我们一家子打短工,挣得也不止这一点啊?”

    “一大家子,十多张嘴巴,不要嚼用啊?!”李老头被问的有些恼怒道:“家里还要还债呢!”

    “爹,不要跟王氏生气,她就是个说话不过脑子的,没有多大坏心。”李家老三知道这里面有问题,但跟长辈硬顶是要吃亏的,连忙出来打圆场。

    李老汉被噎了一会儿,还是决定大度的不跟儿媳计较了,直接说出了他的目的:“都说到这里了,就把家里的债也拿出来分了。”

    话都说到这里再不知道李老头的用意就是傻子了。原来李老头不顾儿子们的艰难一定要分家的原因,就是要躲债啊。

    “倒是跑的快,有本事今晚别回来!”李老二顾忌这边张氏情况,终究没有追过去。

    不跑是傻子,李玉儿一口气跑到了后山。见李老二没有追过来,才停了下来。

    看着天边刚刚亮起的星子,李玉儿有些茫然。她生活了五年多的房子,在黄昏中显得有些阴暗,衬得她五年的生活都有昏暗了起来。

    一阵‘沙沙沙’的声音,惊醒了沉寖在自己思绪里的李玉儿。她凝神细听,是蛇类在草木落叶间爬行的声音 。

    声音越来越近,李玉儿后颈的寒毛都快竖起来了。她平生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软体的爬行动物,其中以蛇类最甚。

    李玉儿是越害怕思维就越清晰的人,她屏住呼吸,尽量保持身体不动,不要对这条蛇表现出敌意。那条蛇果然没有受到惊扰,从旁边爬了过去。

    等‘沙沙沙’的声音渐渐远去之后,李玉儿才舒了口气放松了身体。这时候才发现她的后背已经冒虚汗了,被夜风一吹就生了凉意。

    被蛇类把刚才迷茫的情绪吓走,李玉儿才留意起周围的环境。树林里只有树叶间偶尔漏下一些月光,大多数地方都是黑黝黝的。周围一片寂静,白日里喧闹的鸟叫虫鸣声都没有了,仿佛刚才的那条蛇是最后归家的动物。整个树林里只有她一个人,不知该去往何处。

    对比着树林里的安静黑暗,下面那透出灯光的房子格外有吸引力。然而她不能这个时候回去,起码得等到她爹冷静了之后 。

    李玉儿不是没想过离开这个并不温暖的家,但作为一个女孩,没有户籍路引是寸步难行。即使离开了,她没有经济来源,又该怎么生活呢?这个时代女孩想要独自生存太难了。

    当李玉儿停止思考的时候,发现她已经不知不觉的走到屋后面,这五年多她已经把这里当着家了。今天她对父亲彻底死心,这个房子还算家吗?

    李玉儿在屋后踌躇了许久,还是没有决定要不要进去。在她心里这里已经不算家 ,但也是一个能够遮风挡雨住所,而她需要一个这样的住所,但是她爹和她娘不会轻易放过她的。

    最终,李玉儿没有回屋。她打算舍了脸皮,到她大伯家去求收留,反正她是没有胆量一个人在外面睡的。

    李家分家已经快三年了,在这三年里她大伯和三叔都把房子盖起来了,也都搬出去了,三家人因为屋顶瓦片的问题起了间隙,关系渐渐疏远了。但这都是大人的事儿,李玉儿化解不了大人们因利益而产生的的矛盾 ,但她不认同因这小利而疏远亲人的行为,便仗着年龄的优势,假装不懂三房之间的疏远,对着叔叔伯伯婶婶姐姐依旧像以前一样亲近。大人之间的矛盾倒也没延续到小孩身上,这些叔叔伯伯待她也依旧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