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新飞剑已成!

作者:金色茉莉花      更新:2024-12-08 22:56      字数:5778
  

    锦花王就是豹王,林觉是听说过的,东王母倒只是略微耳熟,并不了解。

    林觉知晓那豹王很是了得,也在秦州的西北方向颇为张狂,罗公早就想去找他了。若是朝廷或者观星宫真心请林觉帮忙除妖,就如同以前齐云山来请他们帮忙对付尸虎王的部下势力一样,林觉也是愿意的。

    只是除妖之事,也要量力而行。

    有备则无患,无备则有险。

    林觉虽然除去了鼍龙王,但也知晓,以自己三人去年的道行本领,若是硬碰硬,是几乎不可能斗得过鼍龙王的,因此才用计。

    而那豹王还要比鼍龙王更强。

    林觉虽然来到京城快两个月了,不过也不是待在京城享乐玩耍,甚至都不是单纯的休息,而是既在有序处理之前堆积的事,也在为未来筹备。

    前者包括学习新的法术,练习原先的法术,提升造诣,每天都雕刻豆兵,将自己的豆兵队伍持续扩大,还有重铸兵刃。后者则包括寻找五行灵法和大阴阳法,搜集金丹的材料。

    这些都是对自己道行修为、斗法之力的提升。

    不过今天那老道突然与自己说起这个,总感觉有些不怀好意,加上对观星宫的观感不好,他的口气也不算客气,林觉自然不会好生答他。

    “锦花王……

    “东王母……”

    林觉口中念着,走回宅院。

    墙上的字迹已经不见了,是被潘公擦掉的,这位潘公似是有些洁癖或强迫症,对于院中的“狐”乱涂乱画的行为讨厌得很,若非林觉,他可能真的要想办法将它们给除去或赶出去。

    穿过几道圆门,经过小湖时,正好遇到潘公坐在小湖边,垂钓思索。

    林觉心中本就思索着豹王与东王母的事情,便向他问道:“潘公可知秦州西北那位豹王和东北那位东王母?”

    “当然知道。”

    潘公一见是他,就停下了心中思绪,甚至停下了钓鱼的动作,起身与他施了一礼,回答道:

    “魏水河虽然不从秦州西北流过,但最北边也离豹王的地盘不远,因此知道,那是一个十分凶残的妖怪,道行要比鼍龙王还高很多。可能是和鼍龙王一样感知到了天上与凡间的变化,近几年来越发嚣张。”

    停顿了一下:

    “而那东北方向的东王母就不如豹王那么清楚了,只知道她自称是天上的东王母下界,在当地建了许多神庙,聚了教众,吸聚香火。据说信奉她的人可以延年益寿,无病无灾,而若是最忠实的信徒,还可被她赐予一种叫‘长生令’的文书,佩戴在身上,就可长生不老,因此香火很盛。”

    “长生不老?”

    林觉一愣那不正是自己要求的东西吗?

    难道这妖怪有特殊的延寿长生之法?

    “真能长生不老吗?”

    “她的教派就叫长生教,里面有几位信徒,是真从前朝乃至本朝开朝的时候活到现在的。”潘公信誓旦旦的说。

    “竟然是真的?”林觉有些惊讶,“可知这个东王母本体是什么?”

    “不知道,也不知道她的道行几何,有什么本领,反正鼍龙王和豹王都忌讳她,不敢与她起冲突。”潘公如实答道,“倒是有传闻,说这位东王母已经成真得道,是真正的妖王。”

    “原来如此……”

    林觉喃喃自语,暗自思索。

    不管传闻是真是假,那东王母已经成真得道,还是仍差一线,都确实不是现在的自己能对付的。

    不知道那老道居心何在。

    林觉心很坚定,并不被那老道影响,还是决定按照自己原先的计划来走。

    那是理性的。

    “对了,潘公,过段时间我欲重新打造兵刃,需要淬火不知京城周边哪里的泉水最有灵韵、又最适合用来淬火呢?”

    “恩人问我算是问对了。”潘公说道,“京城周边,名山莫过于西岳,名水莫过于魏水。天地万事万物都有精华金有金精,木有木精,魏水河自然也有自己的水灵精华所在。我虽权柄有缺,可也在河中来去自如,对魏水知根知底,我为恩公取一些来就是了。”

    “不会有不方便的地方吧?”林觉说道。

    “恩人放心!”

    “那就多谢了。”

    “不敢不敢。”

    潘公又从鱼篓中一摸,抓出几条鲫鱼,折下柳枝串着,递给他。

    林觉提回去后,熬了一锅鲫鱼豆腐汤,又做了一盘葱葱鲫鱼,就是今天的晚饭了。

    随即挑灯夜写,趁着这一夜,将五行灵法最后一段也抄录完。

    次日一早,便交给师妹。

    ……

    开年之后连着几天晴天,京城有回暖之意,街上的人穿的衣服也明显单薄了很多,林觉和小师妹这种道人,本就不会被冷坏,也不怎么怕冷,此时自然只需穿一件薄道袍就可以了,舒适而清爽。

    小师妹回了枫山,林觉也和她一起,还带上了几坛子的酸菜腌菜,只留下罗公一人在京城守家。

    枫山上也多了几分绿意,年前林觉和小师妹从别地移栽而来的杏树已经开花,配上山上的道观楼阁,颇具美感。

    两尊石马仍然站在铁索桥前,站得整齐,位置好似从未变过,不知道的,还以为它们一直在这里,可是细看,地上又有深深马蹄印。

    小师妹常常拿个蒲团,盘坐在道观前方的古松之下闭目修行。

    彩狸就趴在古松的树枝上低头看她。

    如今她已开始转修五行灵法。

    林觉之所以陪她一同回来,其中一个目的也是不知她在转修五行灵法的过程中会不会出什么状况,若是有,好为她护法。

    如今看来是多虑的。

    另外一个目的,便是重铸兵刃了。

    因而山中又常常响起叮当声。

    本身林觉这三口长剑、十二口飞剑用的灵金就很特殊,很不容易融化,而那金精更不容易融化,林觉只好用炼丹炉来炼,又让狐狸和自己一起轮换着吐灵火烧,小师妹若修行完,也拉过来一起干活。

    也不能说完全奈何不了这枚金精,只能说用时间来磨。

    杏花谢了,换了桃花开。

    叮当声中,桃花也谢了春红。

    随即是李花梨花,依次绽放,放给山中的道人看。

    大约到了三月。

    春日下了一场雨,激起山雾,在道观前方蓄积出了滚滚云海,而枫山早已变得碧绿一片,道观前后都满是春意。

    一名女道人在树下盘坐。

    林觉站在云海岸边。

    面前云海翻腾不定,又如瀑布般倾泻而激荡,其中竟有十几口飞剑穿梭不停。

    林觉的十二口飞剑、三柄长剑已经重新打造出来,因为用的模具就是用原先的飞剑与长剑做的,长剑的剑柄和剑鞘也都用的原来的,因此光是肉眼几乎和原先看不出任何差别来。

    拿在手上就有区别了。

    能够明显感觉到,如今无论是飞剑也好,长剑也罢,都要比原先变重了一些,质地也更为细密。

    尤其是变大之后。

    原先刚打造出来时是灵金,变大之后,其实也就和寻常世俗中品质高些的刀剑差别不大了,可如今即便变大之后,仍然是神兵利器。

    这是拿在手上。

    若是脱手而出,或用御物之法放出去,则明显感觉比正常刀剑要重很多。

    若非自己学了御物之法,靠原先的咒御,恐怕催动起来还有些困难。

    林觉手指轻指,十二口飞剑便在云雾中排成一串,像是一条长龙,阳光下又像一条细线,穿梭起伏,三柄长剑则在上方旋转着飞舞,不断有阳光被剑刃反射过来,明晃晃亮晶晶。

    果然,学会御物之法后,不仅力量有所提升,同时因为省去了念咒,操控更容易,控制的飞剑自然变得更多,也更灵活了。

    林觉又从怀中摸出一粒小豆。

    那枚金精已经只剩这些。

    差不多七八钱的样子。

    正在这时,身后传来声音:“师兄的御物之法与新打造出的剑丸真配。”

    林觉回头看去,她已从松下站起。

    “修行完了?”

    “修行完了,而且我体内的阴阳法力已经彻底转为五行法力了。”小师妹神情严肃,对林觉说道,眼中不由闪过思索。

    当初万新荣给的《五行注疏》她也看过,上面无论是注解的详细程度,还是对于修行的具体事宜,都远不如师兄后来给自己手写的那本书册。不知道师兄是如何做到的,反正只让她觉得,师兄格外厉害。

    师兄又为此费了格外多的心。

    加上这添加了上品金精后新打造出来的十几口飞剑,以及真正的御物之法,无形之中给了她很大压力。

    因此她修行也格外勤奋。

    修行之余,又觉疑惑。

    不是说五行灵法擅长斗法吗?为何她感觉还是不如师兄这满天飞的飞剑?

    “现在如何?”

    师兄的声音打断了她的遐思。

    “哦,损失了一些道行,不过我感觉我现在施放五行法术的话,冥冥中与法力契合,和之前的威力也差不多。”小师妹说着顿了一下,“对了,不知道是我的天赋更适合五行灵法还是什么原因,我觉得,五行灵法修行速度要比阴阳灵法快很多。”

    林觉自然知晓,这其中有个重要原因,是因为自己等人修的是小阴阳法。

    “你的另外两门法术抄好了吗?”

    “抄好了。”

    “那好。你转修五行灵法已成,我就放心了,接下来一段时间你好好在山上修行,巩固道行,争取早点回到原先的道行。”林觉只是朝着前方伸出手并摊开,一口口飞剑就排成线自动飞回,三柄长剑也旋转着飞向高空,又落下来,到他手中时,已变成了一颗颗小豆子,“这两门法术我帮你带回京城就是。”

    “哦!好!”小师妹说着,“可是山上的桃子结果了,过一两个月就熟了。”

    “到时候我来摘。”

    “我也可以给你背过来。”

    “再看吧。”

    林觉想了想,又说道:

    “这个时候,师兄们应该也收到我们的信,并且回信也到了京城了,我回京城正好取信,再请白鹭道友帮忙带过来,你记得留意天上。”

    “知道了。”

    林觉手中握着这把豆子低头看了又看,一时竟有些舍不得揣回兜里,便捏在手上揉搓着玩,漫步走回道观。

    收拾行囊,叫上狐狸,骑驴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