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江盈知糟的鱼必定极香。
两人就这样静静地穿着绳,也并没有多说话,有时候不相熟的两人待在一处,总要找些话聊才不至于太冷场。
可偏偏她们却不同,灶台上只亮着盏油灯,昏暗的光笼罩着她们,即使不说话,相互挨着也觉得挺好。
到了早上,周巧女早早叫醒几人,她借了秤要称重,又煮了三碗桂圆鸡蛋汤,非要江盈知和小满喝了。
她嘴里念着,“千补万补,不如立夏一补。”
晚些时候,王三娘送了几个茶叶蛋来。海花婶带着小龙来送礼,给江盈知做了条七彩线编的花绳子,这边叫疰(zhu)夏绳,能防夏暑生热病。
这编得不大巧,江盈知却喜欢,手上带了两条,另一条是周巧女编的,编得很细致,她和小梅、海娃都有。
今日要早些出摊,周巧女嘱咐,“早些回来吃饭。”
小梅应下,“卖完了立马回来。”
到了立夏,海边并未太热,海风吹来仍有几分凉意,就算日头猛烈,可只要到了背阴处,那也察觉不到暑意。
海上外来的打烊船很惹眼,一身花花绿绿的船衣,在各个湾口来回游荡,偶尔有人在船上挥手。或是迎面碰上了同样来捕墨鱼的白鸭船,还会停下来用着蹩脚的方言招呼几句。
江盈知划着小对船,便在船与船之间往前游去,一路到了渔港,吵嚷声从港口里传来,在海面上回荡。
今日果然热闹,立夏要尝三鲜,有农户背了蚕豆、豌豆来卖,还沾着露珠,放在菜筐里,红润润带着点黄的樱桃,也有一个个小而青的梅子。
最多的还是卖蛋的,在筐里垫着茅草,背在肩上四处叫卖,“鸡蛋,鸭蛋、咸鸭蛋——”
也有的卖海螺蛳,水三鲜里有一样便是它,全都是清早从礁石上扒下来的。
江盈知这次没急着占位置,从人群里穿梭过去,果然瞧见了她们支摊的那一块是空着的。
昨日她同陈三明说了摊位的事情,他说只要每日缴五文钱的摊费,这块地别人占不走,以前就是这样的。只是大家来卖点东西不容易,一点小海鲜都卖不了十文,还得贴上五文钱,实在说不过去,便也不再收了。
但这个仍旧实行,所以江盈知掏钱交了摊费,会有小吏同占了位置的摊主说去,这块地就空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