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陛下,火焰填装在炮弹里,并无法直接增加射程,不过臣倒是研发了开花弹,炮弹的弹皮稍稍薄一下,炮弹撞击到坚硬的物体上,可以引发剧烈的爆炸……”
“研发成果不错!把这张图纸拿起,作为参考。”
朱厚照将后世炮弹的简要构造图形交给了工部尚书,与此同时,他也把后世枪支的激发原理交给了工部尚书。
工部尚书如获至宝。
不过,他不敢询问陛下这些图纸是从何而来,作为臣子,他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皇帝交给他的事情,做到最好,做到极致,做到完美!
朱厚照不会研发炮弹,也没有心思去多想,他只是给工部提供一个构思与想法,至于工部怎么研发,那是工部的事情,朱厚照只看结果,不看过程。
做好了,领赏。
做不好!领罚!
朱厚照给工部拨款八十万两白银,不是供他们吃喝的,朱厚照不养无才之臣!
朱厚照对工部尚书挥了挥手,让他退下。
工部尚书离开了乾清宫后,不断擦拭着冷汗,陛下一口气交代了这么多的科技研发,简直让他头大如斗,他甚至怀疑,陛下拨的八十万两白银,够不够研究的……
工部尚书离开后。
朱厚照给汪鋐的奏折做出了批示。
“爱卿所奏之事,朕已了解,继续巡防大明海疆,打击海盗,工部正在研发新式铁甲舰与开花弹,运送一台弗朗机炮至工部,此番对弗朗机舰队的取胜,朕很欣慰,爱卿果然没有辜负朕的期望……”
朱厚照将汪鋐的奏折做出批示后,命大内侍卫,将批示的奏折,送往广东道海军总部。
……
朱厚照将汪鋐的奏折做出批示后,继续批阅其他的奏折。
正当朱厚照批阅奏折的时候,近侍太监进入了乾清宫,禀报道:“启禀陛下,礼部尚书杨一清求见……”
“宣他进来。”
朱厚照下旨。
礼部尚书杨一清进入大殿,叩拜了皇帝之后,禀报道:“启禀陛下,科举已经完成了乡试,考中的举子纷纷入京赶考,请陛下为天下举子出题,为我大明选拔治世能臣!”
杨一清将手中的奏折递交了上去,禀报道:“陛下,这是乡试的解元。”
朱厚照将杨一清的奏折接了过来。
大明有两京十三省,每个省的第一名,会被递交到朝廷。
一共十五个人名,这十五个人就是乡试第一名,被称之为解元。
会试的第一名叫做会元,会元是主考官钦点的。
殿试则在紫禁城的保和殿举行,皇帝亲自主持,赴考者是贡士,考中之后称进士,此殿试的第一名为“状元”。
连中三元均是才高八斗之人。
乡试第一名,会试第一名,殿试第一名。
如果连中三元,必然被皇帝重视……
朱厚照将杨一清递交的奏折打开。
几个熟悉的名字,映入眼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