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倒是第三名,旁的都还好就是年纪大了些,皇上就是想用他也用不了多少年,怕是就要告老还乡去了。再说探花郎嘛,本就该是留给英姿勃发的年轻人更应景,皇上几乎只思虑了一小会儿,便亲自把陈景给点了探花郎。
原本的第三名莫名其妙成了传胪,第八更莫名其妙的成了探花,这事谁都好奇。陈景的家世一天之内被扒了个底朝天,却没扒出来有什么不对,那就只能说明这位探花郎是入了万岁的眼了。
这样的探花郎说白了就俩字:值钱。陈景比同届其他进士更炙手可热些,送上门的妖魔鬼怪自然也多些,哪怕陈景左防右防的,还是没能防住。
这不醉了一整晚也没人伺候着,一大早坐在chuáng边口gān舌燥只有一杯凉水对付的陈二爷,听着寿儿说完昨晚的事,也只能是无奈摇头,长叹口气:“走吧,跟我一起去你二奶奶那儿挨骂去吧。”
第45章·
“爷,您还记得昨天的事吗。”寿儿一听陈景要主动去三清那边找挨骂,整个脸都皱巴了,“您昨天可不止回来晚了喝醉了。”
殿试之后这些考中进士的学子们并不会马上回家,一甲头三名按规矩是铁定要进翰林院的,但在这期间其余成绩优异者也会参与翰林院的选拔。
等到翰林院的选拔结束之后,吏部才会把剩下的进士归拢来,按照名次籍贯资质,甚至关系疏通来安排众人,到底是留在京城各部还是外放到全国各地就任。
等全都定好了之后,才是大伙儿各回各家衣锦还乡的时候。本朝比前朝制度严苛些,三清以前听他们闲聊的时候就听说过,前朝给进士们衣锦还乡祭祖的时间竟然能有将近一整年。
如今圣治清明,官吏也不像前朝那般冗杂,朝廷从上到下从御前到地方各有各的忙,也就没那么多时间让进士们耽搁。是以不论家乡远近,从朝廷的任命下来到回乡再到上任的地方,拢共六个月的假,该怎么办自己掂量着来。
眼下离殿试结束也才十来天,翰林院的选拔考试都还没开始,陈景这探花用不着考试,但又还没被正式收编进翰林院,比起旁人可不就把时间都空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