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几天,兴隆镖局不复之前的沉寂,再次忙碌了起来。
镖局走镖,不是说签了镖单就可以说走咱就走的,要知道在大明王朝,是限制人口流动的。
甚至为此大明王朝建立了一套严格的户籍制度,以限制人口的流动。
不仅如此,大明王朝还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条例:“凡军民人等往来,但出百里即验文引,如无文引,必须擒拿送官。”
所以在大明王朝的普通百姓,绝大多数都是经此一生,没有离开过方圆百里。
因此在接下来几天,李志先是去官府办理了官方路引,有了它,这趟镖的准备工作才算完事了大半。
为何说才算完成了大半呢?那是因为还差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拜会一下“大门坎”。
所谓大门坎,就是指后台。
要知道无论镖局的大小,只要打出了镖局旗号要进行营业活动,包括那些被正统镖局视为“编外镖局”的“野鸡镖局”在内,大小都得有个靠山,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后台。
为什么把事情说得这么绝对呢??
中国古代有句俗话,叫做:“朝里无亲难做官”,中国古代的仕途如此,大明王朝也不例外。
而在大明王朝做生意开镖局也不例外。
在大明王朝“大门坎”的势力和影响是空前绝后的,渗透到了各行各业。
特别是在镖局行业上,更为突出,“大门坎”的影响与镖局的经营范围和镖路的活动区域几乎是成正比的。
比如皇城的镖局在朝里找官找“大门坎”,地方上的镖局在地方找官找“大门坎”。
甚至有些大镖局的“大门坎”,就是当今大明王朝的皇帝。
其实,所谓找“大门坎”,并不是一定结交上中央管员,知府这类的大官。
因为这样做对镖局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所以只要能同这些大官的幕友或者亲朋说上话,必要时请得动一纸公文、书信,或者一个帖子就行了。
这些东西往往是备而不用,只是一种免得临时抱佛脚的预备。
商陆和李志拜访的“大门坎”,便是江都城二把手“同知”。
可惜的是商陆和李志两人,并没有见到这位江都城的二把手,只好留下了自己的拜帖便离开了。
等将走镖前的准备工作忙完,时间也已经转瞬即逝,来到了三天后的清晨。
……
天刚蒙蒙亮,月亮还没有完全落下,林峰便带着一个同样身穿黑衣斗篷的人来到了兴隆镖局。
不用多说,商陆便知道后者便是这次走镖的对象。
说来商陆也觉得意外,他没想到自己人生当中第一次走镖,竟然就是“人身镖”。
要知道兴隆镖局开了三十几年,几乎没走过“人身镖”,哪曾想到了他这里,第一次走镖便是。
不过意外归意外,生意还是要做的,于是商陆上前跟着林峰热情的招呼起来(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