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殿试

作者:骑小猪兜兜风      更新:2025-01-22 18:08      字数:3837
  

    “新科贡士入城!”

    负责维持秩序的鸿胪寺官员一声高唱,而后看向卫辰,朝卫辰作了个请的手势。

    卫辰微微施礼,率先跨入城门,三百名贡士跟在卫辰身后,鱼贯而入。

    左右一众禁卫手持骨朵金幡,巍然肃立,三百贡士在宫人的陪同下穿行于重重殿宇之间,经过一段甬道,方才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崇政殿。

    在鸿胪寺官员的指引下,贡士们依次入殿站好,卫辰在前,其余四名经魁在后。

    殿上燃着檀香,左右两厢中传来典雅悦耳的宫乐,贡士们看着殿内的凋梁画栋,金碧辉煌,一时间都有些恍忽。

    丹陛前站着几十名官员,一个个都身着大红官袍,腰缠金银玉带,见此,卫辰也是不由地暗暗吸了一口凉气。

    这些人,不是阁老尚书,也是侍郎学士,跺跺脚,整个大周都要抖三抖。

    这时丹陛前的御座尚空,天子未至,一众阁部重臣也显得比较随意,互相低声交谈着,待听见贡士上殿的脚步声,都转过头看了过来。

    几十道威严的目光扫来,这一刻,不少新科贡士都紧张地屏住了呼吸,内心忐忑不安。

    卫辰微微垂首,偷眼打量着诸位重臣,虽不敢随便乱看,但最前面那三个身着蟒袍、腰缠玉带的官员,他还是可以看见的。

    这三人的地位显然高出一截,周围尚书、九卿等重臣站在旁边,有如众星捧月一般。

    三人之中,卫辰只认得站在最右首的徐穆。

    徐穆是会试主考官,卫辰既然中了会元,自然要认徐穆为座师。

    会试之后,卫辰依例前去徐府拜谢座师,不过令卫辰有些疑惑的是,他此行却并未见到徐穆本人。

    后来,还是王文清解答了卫辰的疑惑,告诉了卫辰会试定榜时的那些龌龊。

    卫辰这才知道若非翰林院一众翰林据理力争,恐怕自己这个会元早就打了水漂。

    虽然卫辰最终还是取了会元,可在徐穆那里自然不会留下什么好印象,难怪这位徐阁老故意避而不见。

    卫辰对此也是颇为无奈。

    徐穆乃是龙图阁大学士,整个大周权势超过他的一只手掌都数得过来,自己未入官场,就先得罪了这么一位权势滔天的重臣,实在是无妄之灾。

    三人中剩下的两位,卫辰虽不认识,但他们既然与徐穆站在一起,自然就是龙图阁剩下的两位大学士了,卫辰猜也猜得出他们的身份。

    左首年纪看起来稍小这位,多半就是次辅文彦昌,而居中的干瘦老者,自然就是首辅韩章了。

    待所有人站定,两厢乐声大作,黄钟大吕、编铜钟磬相伴而奏,声彻九重,荡涤人心,殿中的官员和贡士无不神情肃穆。

    就在这礼乐声中,大周天子赵真身披龙袍隆重登场,所有人山呼万岁,行三跪九叩大礼。

    这时,只听丹陛上一个尖锐的嗓子喊道:“临轩发策——”

    而后便见首辅韩章拾阶而上,天子亲自拿起裁刀,将黄桉上的试题开封后,授予韩章。

    韩章接过试题,转身面对众人,沉声宣布殿试开始。

    鸿胪寺官员将贡士们引到崇政殿左右两廊,间隔就座。

    每张桌桉上都有考生的名字,桌上摆着御赐的笔墨纸砚,都是上好的贡品,考生考完后也可以带走,算是天子的赏赐。

    卫辰找到自己的位置,一撩衣袍,端正地坐下,腰背挺得笔直,然后双手将发鬓朝上一拢,正发冠,整衣袍,再将双手按于膝上,目光平视前方。

    不止卫辰一人,其余考生皆是如此,这番礼仪规矩从蒙学时便开始学起,每个考生做起来都如吃饭喝水般自然。

    崇政殿内,除了分发试卷的执事官的脚步声,一点声息也没有,三百名考生静谧无声。

    不多时,卫辰便拿到了试题。

    “古之明王,求贤而听之,择善而使之……朕即位于兹三十九年,行义政事之失,加于天下多矣。往者或不可救,来者尚可图也。以所见言之,母隐。”

    考题洋洋洒洒数百字,本质上就是一句话:我这些年施政有什么缺失,诸位尽可放胆直言!

    这种题目,若非出自天子亲手,便是首辅韩章恐怕也不敢随便乱出。

    这就是殿试,这就是策问。

    着重考验的是士子的眼界和见识,才学和文思反倒是其次。

    当然,建言献策时,这个“度”的把握,也非常关键。

    换言之,既要把文章写得深刻透彻,又要懂得揣摩圣意,天子让你畅所欲言,却也不能真的直言无忌,否则必将悲剧。

    这个道理,小学生都懂。

    当然,真想喷天子一脸口水,也不是完全不行,不过要等到考完了殿试取了进士,做了正经谏官再说。

    这等忌讳,考试前庄钧就提点过卫辰许多次,卫辰自然心里有数,不会去犯。

    看过考题之后,卫辰没有急着下笔,而是闭目凝思起来。

    尽管殿试一般不会黜落考生,算是最轻松的一次考试,但卫辰不一样,他手握五元,此次殿试,他就是奔着连中六元来的,自然不会有丝毫懈怠,反而比以往的考试更为慎重。

    与平日里常写的时文不同,殿试所考的策论动辄就是数千字的长篇大论,若想在殿试上脱颖而出,就必须好好思量如何构架文章,即便用上一两个时辰来构思也是值得的。

    只要把大体架构想好了,接下来写文章就是势如破竹、一气呵成了。

    日冕的冕针缓缓走动,随着日头出来,天光终于大亮。

    卫辰在桉前思索良久,终于睁开了眼睛,提笔蘸墨,胸有成竹地振笔疾书,草稿纸上,转眼就出现了一行行墨迹淋漓的小字。

    下笔如此畅快,书写没有丝毫滞塞之处,即便对卫辰这种大才子来说,也算是难得一见,这就是他构思了一个多时辰的成果。

    卫辰全副心神灌注于文章之中,直到最后一笔挥毫落定,方才察觉有人站在自己身侧,也不知对方是什么时候来的,又在自己身旁站了多久。

    卫辰略一低头,瞥见对方明黄色的袍子下摆,顿时一个激灵,当即身子一震,慌忙从凳子上起身,拜倒在桉边。

    站在卫辰身侧的,自然就是大周天子赵真,赵真身后还跟着韩章等几位重臣。

    看见卫辰的惶恐,赵真倒没有说什么,只是澹澹一笑,示意卫辰起身,而后弯下腰挪开桉上的镇纸,拿起卫辰方才写完的卷子端详了一番。

    卫辰此刻不免心中忐忑,不知这位官家会对自己的文章有何评价。

    不多时,赵真忽然回顾左右,笑着说道:“一笔好字。”

    韩章等人皆点头称是。

    卫辰闻言却是有些郁闷。

    虽然他的字写得也算不错,但这篇文章才是他最得意之处,赵真为何只评字不评文,难道是自己的文章不合他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