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9(1/2)

作者:朽月十五      更新:2024-12-12 03:55      字数:1068
  

来凑凑。

也炒得金黄,香喷喷,蟹味浓郁,年糕软弹。

小梅闷不吭声地吃着,好吃到她想哭。

此时山里的风吹来,挂着的海螺哗啦啦响,海娃嘴边沾着酱汁,他喊:“海螺唱歌。”

江盈知便轻轻哼着以前的渔鼓。

夕阳从海面消失,夜色渐渐平铺上去,海边人家睡了,而望海的海面,却有离家三月没回的春船,趁夜赶了回来。

带来外海的渔获,满船的丰收。

第18章小黄鱼烧面

春船正月出洋,从望海出去一路南下,三月回洋。

此时已经三月下旬,谷雨刚过,他们顺着洋面风从外海赶回来。

清晨,海雾天,五六艘大捕船停靠在西塘关海滩上,下旬是小潮汛,浪不大,渔民下来打好木桩把船绳绑上。

管船的老大吆喝着:“到家喽——”

渔民也跟着一道喊号子,恨不得抱头痛哭,在海上几个月吃的全是苦,可算回家了。

这动静不小,睡梦中的人家被惊醒,忙推开门去看,见到海滩上的船,一时也欢喜起来,忙披上衣裳去叫人。

“渔船回洋了,春船回洋了!”

于是也有人高喊,“真是保佑保佑,满道风篷(顺风顺水)。”

等江盈知和小梅被王三娘拉到海滩上时,高墙上、滩涂边全围满了人。家人围着哭了一通,念着海神保佑后,才慢慢笑着闹着,充斥着喜悦的气氛。

人太多压根挤不进去,她们只能站在就近的礁石上张望。

江盈知好奇,“从哪回来的?”

“外海,哪片我们也不晓得,”王三娘爬到了最高的礁石上,瞅着那片地方,喃喃自语,“也不知道这回能不能把那八百文还我。”

西塘关渔民穷,凑齐六条大捕船都不容易,每次出海就得到各家各户凑钱,凑来的钱买盐,买米和面,出洋交钱,回洋后渔获超了四百斤,又得交一笔税,每过一个渔港停泊得交关税。

不凑不成,没钱鱼汛期就得去鱼行借钱,那叫放山本,利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