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我们来吃顿晌午饭,哪用得着这么多,”说到这,周大山摩挲着袋子里的钱,面上难掩高兴和激动,“便想着到你这来饱饱吃一顿。”
对于他们自己来说,曾经吃过的鱼丸,和煮在面里加的蛏油,是没法忘记的味道。
有一次出海碰上风暴,被迫停在一个无人来往的小岛,那时外头风吹浪打,又饿又累,浑身湿透,大伙都怕自己撑不下去。
幸好那天买了一桶鱼丸,晌午不舍得吃,有人说煮了吃,便摸着火石点了火,靠着取暖,等水沸了煮了大半锅,什么料都没放。
光吃着这紧实的鱼丸,两三个下肚,又连带喝一碗汤,只觉得浑身都暖了起来,也有劲了。
隔日雨停,晌午的时候又吃了顿,这才顺利地从小岛回到了渔港。
所以周大山这些日子里,最想吃的还是那鱼丸,此时便问,“鱼丸汤还有没有?”
江盈知摇摇头,好声好气跟他解释,“没了好一阵子,等这批墨鱼汛捕了墨鱼来,阿叔你们过来吃墨鱼丸。”
“今儿有锅贴、敲虾面、烧卖和捞汁,你们瞧瞧,要吃点什么,烧卖是糯米做的,耐饱,要不要来几个?”
周大山回头看看这一群人,全是舍不得吃的,可他们又难得碰上有多给钱吃晌午饭的时候,一商量,索性狠狠心,“都来上一些。”
他们拿不准要多少,可江盈知是餐厅里干过的,几人份的量一估摸就知道。给上了四碗敲虾面,两大碗捞汁海鲜,一盘二十四个烧麦,二十四只锅贴,八碗虾滑汤。
这会儿人都只想着抢东西去了,桌位倒是空得很,这些老实巴交的渔民才坐下来,四个人一桌刚刚好。
见了这些东西的卖相,全都没舍得动筷子,他们哪吃得上这些啊。
相互瞅瞅,还是周大山说:“看啥呢?赶紧地吃,吃饱了还有活做,难不成还叫旁人还顶工。”
一听这话,才齐齐动了筷子,周大山夹了那烧卖,第一口就嚼到了香菇,他没吃过,混在黏黏糯糯的米里,只觉得怪好吃的。
又咬了一大口,不敢贪快,在嘴里细细嚼着,这下尝到了肉,有点不敢相信,忙问,“闺女,你这是包了什么藏里头?”
江盈知把锅贴包在油纸袋里,递给来人,闻言转过头说:“做了好些,有香菇猪肉、虾仁、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