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诵这才起身,带着皇后离去了。
等人走后,曹太后才和身边的老嬷嬷心灰道:“这就是我千辛万苦养大的儿子。”
那老嬷嬷给她捏着两鬓,劝说:“您不能太费神。”
“我倒是不想费神,他都追到我这里来了不肯走。非要曹家给他做刀刃不可。”
老嬷嬷劝说:“陛下也有难处。”
曹太后却说:“谁没有?曹家就没有吗?他若是担不起这难处,当初就不该坐那把椅子。”
老嬷嬷再没说话。
蔡真跟着李令俞回司书殿,见她收拾东西,舍不得说:“没想到郎君这么快就高升了。”
李令俞来北宫才将近半年。
如今已是九月,已是入秋,她安慰蔡真:‘不过是换了个地方当值。我若是无事,便来看你。”
蔡真:“大人只会越来越忙,定然不能来了。”
“为何?苏大人为人和善,我偷懒的空总有的。”
蔡真却说:“苏大人不一样。”
李令俞好奇,问:“他有什么不一样的?”
不都是内官吗?
“苏大人早年在军中当值。”
“军中?”
“我也是听gān爹说的。其他的我也不太清楚。”
李令俞也不再细问,将一些随手的涂鸦画稿全送了蔡真。
她的东西不过都是些书稿纸笔,两个内官就帮她搬完了,到紫宸殿后面的一个小院子,牌匾上写着东明殿。
进了院子,不过是四间屋子。两间偏房,只有他一个人住,隔壁住的是神策军的值班人。安防十分可靠,但是也不能轻举妄动。
当晚就住在这院子里。
第二日一早,苏绎在紫宸殿的偏殿住着,让人给她送了一对令牌。
出入北宫和上半山腰的北夹道的令牌。
她闲来无事,下午早早和蔡荃借了几个禁军。
晌午刚过就回去了,到家才知柳家一群女眷竟然还没回去。